一路向西,充满希望的西
· 这是第5357篇原创首发文章 字数 4k+ ·
草原上的东吉驿站
【资料图】
八月的若尔盖草原满眼都是绿色,像是上帝铺设的巨大迎宾毯,盛装等待着来自四面八方的游客。
凌晨四点,藏族牧民东吉趁着天还没亮,便早早起床,和妻子开始忙碌起自己经营的特色驿站生意:支楞遮阳棚、生炉子烧热水、给马驹披上马鞍……当然还要面向经幡完成当天的第一次祷告。
这座驿站紧邻U13县道,位于若尔盖草原的腹地,是欣赏草原美景最精华的所在,如果选择骑马缓步上坡,能感受到蓝天与草原之间,唯白云与我同行的意境。
|若尔盖草原
作为一年中的旅游旺季,这类驿站并不在少数,每隔两、三公里便有一座,招牌上招揽顾客的项目几乎都是“骑马、烤肉、喂土拨鼠”三件套,所以生意的好坏往往非常随机。
东吉知道草原上这种阳光和旭、微风拂人的恩赐非常短暂,仅有七、八月两个月,准确的说是七月初到八月中的四十天光景,所以想要生意好,仅靠勤劳恐怕是不够的。
不过,这几天东吉的驿站游客一直络绎不绝,他和妻子忙得连轴转,从日出开门营业一直到下午才能吃上口垫垫饥,就连刚蹒跚学步的娃也只能自顾自找乐子,和来往的游客咿咿呀呀。
从烤架上卸下焦香四溢的烤全羊,帮自驾赶路的顾客包好放进后备箱,东吉才有时间吃了口妻子递来的肉串,打开了话匣子。他把生意好归结为好运气,当然这来自于每天虔诚的祈祷,作为从小在寺庙中长大学习修行的孩子,这是与生俱来的感恩。
|藏族牧民东吉
“可能我还要感谢一个人,他对我很重要”,东吉顿了一顿,认真地说,“我的汉语老师,内地支教来这里,我和他学习汉语五年,一开始只能听懂,慢慢地能说,后来从寺庙回到牧场,用得多了,现在才能和你们这么说话。前些天,还有电视台到这里来拍摄,镇上的人说就拍东吉吧,他的汉话说得最好!”
说到这里,东吉开心地咧开嘴,露出一口白洁整齐的牙齿,略显得意地翻出手机,向大家展示当天拍摄时发的朋友圈,黝黑消瘦的脸,挂满了质朴和可爱。
——东吉,来条烤羊腿。
——好嘛,我开车去拿。
每年驿站在偌大的草原上流动,没有固定的水电供应,自然更不会有冰箱用来冷冻,所有的羊肉都是现宰现烤,牧场在三公里外,需要开车去取。
东吉一只手搭凉棚,遮挡午日刺目的阳光,另一只手指向“绿色地毯”的一个方向,那里散落着一些黑点点和白点点,黑的是牦牛,白的是山羊,在蓝天白云绿草原的饱和视觉溢出下,不仔细瞧确实不那么容易分辨。
|草原上的羊群
东吉的牧场大概在五千亩左右,由政府划分,免费提供放牧使用,和其他生活在这里的牧民一样,300头牛和300只羊是他最重要的财富。
“现在少多啦,以前最多养了五百多头牛。”东吉眯起眼望向草原,语气中有些许失落,“要保护草场防止沙化,不能养这么多啦,再多就把草都给啃完啦,是不是?”
当问及怎么增加收入,弥补畜牧不足的损失时,东吉笑着说,这就是驿站的由来呀。政府把热门旅游线沿途的区域进行划分,鼓励当地牧民经营驿站,做黄金季节的游客生意,得益于社交媒体的网红效应,扎尕那若尔盖一线在今年被引爆,生意大大超过了原有的预期,纷至沓来的游客让原本就供不应求的民宿价格水涨船高,一路上挂着各地车牌穿行的自驾车是最直观的佐证。就连东吉的驿站都临时在自家营地旁搭建了三个帐篷,以招待因大口吃肉大碗喝酒而无法驾车需要留宿的熟客。加上东吉在语言方面的优势,生意的火爆带来收入的提高,虽然没好意思说,但看得出,东吉现在生活的充实而满足。
“看,羊腿快要到了!”食欲被吊得高涨许久的游客们突然惊呼起来,也打断了东吉的片刻休憩,他起身熟练地翻动烤架上的炭火,拨弄出火苗,麻利地从怀中掏出“小猪佩奇”式的手摇鼓风机吹旺火焰,看着火势升腾,他正起腰,挺着笔直,两眼凝视着车辆的方向,双手自然地放在胸前,手心向上,仿佛虔诚的信徒一样,在主持一场庄严而神圣的仪式。
随着车辆越来越近,欢呼声一浪高过一浪,此时此刻,天蓝得如此张扬,云卧得十分安详,草碧得令人晕眩,唾液在口腔中绽放,味蕾在舌尖上酝酿,多巴胺蓬勃而出,几近张狂。东吉突然缓缓扭过头,悄声地说:说实话嘛,我还是喜欢跟在牛尾巴后面的生活。踏实!
选择慢慢做事的扎琼
从东吉的驿站一路向北,驱车一百多公里,就来到四川阿坝藏族自治州和甘肃甘南藏族自治州的交界处——郎木寺镇。
|雨后的郎木寺
这座小镇因百年藏传佛教名寺坐落于此而播名,同时因信仰的多样性,还有清真寺毗邻而建,比较有意思的是因地处川北之北和甘南之南,所以由甘肃碌曲县和四川若尔盖县共同管辖,再加上白龙江穿镇而过,寺也被分为南北,分属川陇。
从四川寺门旁的一条不起眼的小道上去,翻过一个陡坡就能到一个名叫“扎琼仓”的民宿小院。与百里外的晴朗不同,此时的郎木寺镇正接受着一场暴雨的洗礼,整座小镇烟雨缭绕,民宿的运营者扎琼依扎正坐在屋内等候着远道的客人,看样子这场雨会让原本的相遇推迟几个小时。
与多数民宿不同,扎琼仓起源于一栋原始的木制老屋,经修缮后做成了一座社区图书馆,随后客房、餐厅、咖啡吧、多媒体室等不断丰富,最神奇的所在居然是图书馆楼下还另辟有唐卡展厅和讲座空间。
|扎琼仓社区图书馆
扎琼依扎头上反戴着棒球帽,遮住了一部分波浪卷的黑发,剩下最醒目的就是络腮胡子,勾勒出棱角锐利的脸部线条,如果仅坐对面不交流,肯定会更认为他像个永远在路上灵魂在远方的职业背包客。趁着等人的空挡,依扎主动找话题攀谈起来:选择旅游地,什么是你们最关心的?
毫无暖场,问题就这么直愣愣地抛了过来,令人有些错愕,东拉西扯地说了几句便把皮球又踢了回去:这里挺特别的,和其他民宿不一样。
果然有故事!依扎清了清嗓子,曲腿坐下开始介绍起来:扎琼是他家族的姓,仓是藏语“家园”的意思,一次他叔叔扎琼巴让从北京回来,恰与一场沙尘暴迎面,彻底改变了他儿时对草原的印象。十年前,巴让毅然结束北漂,创办了这间“民宿”,准确地说应该叫“生态文化交流中心”,致力于草原的防沙治沙。后来,依扎从西北民族大学毕业,开始时只是帮助叔叔打点中心工作,慢慢把这里当作事业,一直坚持到现在。
草原上沙化严重吗?回想一路上除了少数几块宣传标语牌,若尔盖草原的绿意盎然确实美得接近完美,似乎与防沙治沙话题搭不上界。
依扎抿嘴笑了笑,让这个问题更显得有些幼稚:路边上当然没有,得往里开,大概几十公里就能看到。回想起东吉牧场的牛羊,确实远离公路,而坡背面究竟如何,确实非我等能了解。
此时的依扎开始从牛马羊吃草的习性开始了科普:马是杂食,既吃牧草又吃杂草;牛吃牧草,主要吃草叶和草茎;羊也吃牧草,但会刨草根出来吃,所以对草原牧场破坏力最大。
草原上的动植物相比森林要少许多,食物链也简单不少,所以生态系统非常脆弱,一旦某一个节点出现问题,生态灾害就会滋生,所以把握生态平衡至关重要,同时恢复生态也要讲究方法:得用自然的方法慢慢来。
说到这里,依扎顿了顿:在城市里,很多事都要快,只要快就都是对的;在草原上,很多事得要慢,慢慢做才能做对。不知怎么,听到这句时,总觉得汗颜,条件反射地崩出鲁迅先生那句:榨出我皮袍下的小来……依扎接下来跳过技术环节,直奔数字:中心每年会拿出收入的三成投入项目,此外还会申请比如阿拉善SEE公益协会的项目基金,少的时候六万,多的时候二十万,钱不算多,但十年下来,累计治沙总面积已经达到十五万亩。“最重要的是,我们做的项目从来没有重新沙化!”依扎提高了音调,透出了自豪。
次日的小镇依旧小雨,临行前在地下展厅找到了由二十八副唐卡绘制的草原藏族牧民如何防沙治沙的连环画,里面隐藏前一晚依扎故事里治沙的细节。最重要的是其中展示了独特的治沙播草环节:牧民们在前面把草籽撒入沙地,跟在后面的牦牛群将草籽踩深,同时牦牛毛又沾着草籽一路往前播撒,再后面另一批牧民负责夯实和浇水。旁边陈列的几副照片展示了不同季节牧民们治沙的状态,其中一幅是三位女牧民冒着大雪在寒冬中坚持劳作,照片中的冬意仿佛能听到北风的呼啸。
|防沙治沙唐卡、藏民冒着冬雪劳作
此时,想起依扎在临别时说的那句话:游客来这里看到的都是草原最美丽的画面,过几天他们就走了,但我们会留在这里,因为我们爱这里!他把“爱”说得很重,如同艾青诗歌中那般的深沉。
结束观展,想找依扎道别,不巧他外出了,倒是偶遇了前一晚他等待的朋友。是一位生在山东,目前在英国读建筑博士的年轻人,戴着副圆框眼镜,斯斯文文,一年前在做生态环境研究时通过网络和这里结缘,这是第二次来,做与草原生态相关的课题,准备呆久些。他上一个项目在挪威,是观测研究人类活动改变了森林的布局,从而对当地驯鹿迁徙造成的影响。稚气的面孔和坚毅的眼神,如同夏季的草原,散发出朝气和活力,充盈着不惧一切未知的希冀。刚好雨停,听见了草原开始歌唱。
|阳光洒在草原上
后记
八月初从上海出发,一路西北行,在甘南川北绕行了一小圈,壮美的景色和异域的风俗不消多言,已足够令人流连忘返,但返沪后一直萦绕的却是以上两则路途中遇到的小人小事。
东吉和依扎,都是生于斯长于斯的地道藏民,在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的朴素价值观中,他们对草原充满了原始而本能的眷恋。随着生命年轮的外扩,草原势将成为距离上的地理概念,或远或近,通过学习汉语或者异地求学“走出草原”,完成了精神洗礼和自我蜕变,从而打开更广阔世界的大门,他们所见的也会是我们曾所见的,五彩斑斓、光怪陆离。
难得的是,“走出草原”的他们依然选择转身回去,回到养育他们的一方水土之中,扎根在那里,或经营着云淡风轻的小日子,或踌躇于波澜壮阔的大事业,人生轨迹各有不同,共通的是都在看得见的“小事”上找到了切口,从此踏踏实实地向下扎根,向上生长。
与之相反,我们这群从故土沿着既定轨迹一路升级打怪的都市人,尤其是跃迁至北上广深的所谓“成功中产”“富足人士”,在社媒噪音和自我意识的双重裹挟下,天天和焦虑双向奔赴,时时与内耗相爱相杀,深深陷入了一种审美上无脑、精神上无根的浮游生物状态。
从这种意义上,东吉和依扎活得更像农耕民族,每天在播种,在耕耘,在收获,而我们则成了精神上的“游牧民族”,时刻在奔波,在变迁,在匆忙赶往下一个未名的路上。
|流经若尔盖草原的白龙江
相同的时代,可以活出不一样的人生,截然不同的路径,也许会拐角相逢,人是如此,商业亦是如此。
秦朔老师近期在高邮、博乐调研产业、采访企业家,我也有幸实地随行,两地一个东南、一个西北,相距超过4000多公里,经济结构差别巨大,产业发展方向迥异,甚至待人接物风俗人情都相去甚远,但从两地企业家的交流不难看出,无论是做智慧照明,还是从事畜牧养殖,他们大多经历过一段相似的历程:走出草原,接触了新世界,又坚定地返回草原,扎根于斯,那里或许不如新世界的资源丰沛,却也避免了新世界的种种诱惑与干扰,专注于当下,默默耕耘,慢慢成长,某一天倏然释放出惊艳整个行业的爆发力。
若追问其中奥义,无他,胜在扎根够深,贵在持之以恒。
作者:深耕品牌营销20年,担任金融、医疗健康、电商等行业市场高管,业余马拉松跑者。
「 图片 | 视觉中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