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力乡村振兴,人民子弟兵在行动!
“黑土粮仓”奏响春耕乐章
■王 磊 孙有权 解放军报记者 刘宝瑞
(资料图片)
摄影 周春旭
谷雨时节,松辽平原气温回升,肥沃的黑土地生机勃勃。“五一”前夕,记者来到吉林省四平市梨树县梨树镇泉眼沟村,田间地头忙碌的迷彩身影成为一道亮丽风景。
梨树县位于世界“黄金玉米带”,国家百万亩绿色食品原料(玉米)标准化生产基地核心示范区坐落于此。正值玉米播种关键时期,梨树县人武部官兵和民兵组成志愿服务队,与村民一起抢抓农时展开春耕。大家肩扛肥料和种子填进免耕播种机,专业操作员随即驾驶农机开始田间作业。
村民孙立的儿子去年9月参军,家里的农活只能由老两口操持。他家有20亩地,春耕一度让他犯难。“多亏人武部协调合作社的农机,还有这么多人帮忙,俺家今年的春耕不用愁了。”有了大家帮忙,孙立脸上乐开了花。
“近年来,泉眼沟村粮食生产连年丰收,每公顷玉米种植收入超过2万元。”县人武部政委高国正介绍,每年春耕时节,他们都成立志愿服务队,协调免耕播种机无偿提供给村民使用。
谈话间,记者看到村民们围在空地上。人群中,梨树县农业技术推广总站站长王贵满耐心答疑解惑。
轰鸣的农机声掩盖不住大家提问的热情,村民们越问越起劲。孙立喜上眉梢:“听了王站长的讲解,俺们对今年的收成更有信心了!”
“沙漠之门”崛起绿色产业
■解放军报记者 李 蕾 特约记者 贾广宇 通讯员 唐风雪
“五一”前夕,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军事部帮扶小组10余人,带上锹镐剪刀等工具,来到兵团第一师11团大棚种植基地,帮助村民修剪樱桃枝杈、松土施肥。
“在兵团军事部的帮扶下,我们家靠种植樱桃增收致富,钱袋子越来越鼓。”村民张新旗对官兵的帮扶感激不尽。
近年来,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兵团军事部按照“一户一表、一家一策”原则,制订帮扶措施:为有种植养殖能力的家庭,提供专业技术和设备;为希望在家门口创业就业的家庭,协调启动资金、就业岗位;组织缺乏一技之长的村民,集中进行技能培训。
作为紧邻沙漠的团场,11团被称为“沙漠之门”。在农田四周、道路两旁,成排的灌木连绵不绝。这是一种高度耐旱、耐盐碱的植物——四翅滨藜。这种灌木防风固沙效果好,又可作为畜牧养殖饲料,兼顾生态和经济效益。
近年来,兵团军事部帮扶25户少数民族村民,推广种植四翅滨藜,定期邀请专业技术人员现地指导。“去年我试种了10亩四翅滨藜,年底收入增加了近7000元。”村民吾不力·卡斯木高兴地说。
生态改善扮靓美丽家园。漫步11团街巷,干净整洁的村容村貌让人流连忘返。兵团军事部干事迪力亚尔·艾乃提告诉记者:“我们会继续扩大绿色产业规模、改善人居环境,推进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
“特色养殖”蹚出致富新路
■解放军报特约通讯员 刘 强 特约记者 曹先训
暮春时节,细雨蒙蒙,江西省井冈山市湘洲村一片生机盎然。
小龙虾养殖稻田里,讲解员刘瑞一边与村民投放饲料,一边宣讲乡村振兴好政策,大家脸上洋溢着灿烂的笑容。
“五一”前夕,武警江西总队吉安支队官兵来到湘洲村稻虾共生产业帮扶点,与村民一起下田劳作。“目前,全村有80亩稻田养殖小龙虾。今年是第一次进行虾苗投放,预计每亩产虾100多斤,待技术成熟后每亩产量可达200多斤……”村主任李富坤向官兵介绍“特色养殖”产业情况,不时传授精准投放饲料的小窍门。
该支队宣传干事刘仁青告诉记者,2022年,支队对湘洲村水质、环境展开深入调研,决定引进稻虾共生产业,助力乡村振兴加快推进。经过多次论证,最终形成“闲置土地流转、干部带头参与、区分类别分红”的产业发展方案。
“每亩稻田每天投放饲料通常为2斤左右”“水温维持在19至25摄氏度”……田间地头,官兵与村民一起投放饲料、清理杂草,技术人员现场指导,面对面答疑解惑。
“下一步,我们力争把稻田养虾规模拓展到200亩,打响这个特色品牌。”刘仁青说,支队还计划结合村子深厚的历史底蕴,因地制宜打造独具特色的文旅产业。
▲刊于5月3日《解放军报》2版
来源丨解放军报、学习军团(ID:xuexijuntuan)
监制丨欧灿 张晓辉
编审丨刘建伟 严珊 陈利
责编丨曹春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