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六年后,怒江上的“溜索女孩”重返大山 世界今头条
中国教育报 2023-05-30 06:10:01
在2007年的一段影像资料中余燕恰因为在怒江上“飞索求学”被大家认识十几年过去当年的“溜索女孩”长大了去年从昆明医科大学毕业后她选择回到家乡就业成为怒江州人民医院的一名医务工作者余燕恰的童年是在溜索上度过的从她有记忆开始村里人就用溜索过江将滑轮挂在溜索上接着将尼龙绳绑在腰和大腿上如果是小娃娃还要特别套一道绳在脖子上“小娃娃的腰没有力气不系脖子的话容易后仰着翻下去”马吉乡几乎每家每户都有五六个过江的滑轮。从一年级开始余燕恰上学需要先走山路下山再借助随身携带的绳索坐溜索到达怒江对岸的学校“下面水流很急,每次过江都很紧张压根儿不敢低头向下看”早上出发去学校,晚上再回家余燕恰克服恐惧在这条“路”上坚持了近两年
余燕恰幼时在江边的溜索桩旁
2007年的一天一家媒体到马吉乡采访余燕恰穿着粉色上衣背着书包独自溜索过江恰好被媒体拍到余燕恰幼时坐溜索过江被媒体拍到
【资料图】
由于小学基础不牢
高中时期的余燕恰
语文和英语明显跟不上别人
为了提高成绩
每到周末她就跑去图书馆
她还遇到了一位特别好的英语老师
会免费为底子薄弱的学生补课
“我家里很困难
许许多多爱心人士不求回报
资助我读书,鼓励我不能放弃”
这些善意一直被余燕恰记在心底
也激励她在学习上加倍努力
2018年
余燕恰高考取得568分的好成绩
填报志愿时
她毫不犹豫选择了医学相关专业
“家乡医疗资源不充足
从事医疗工作一直是我的梦想”
余燕恰在家门口的大桥前
作为村里第一个大学生
余燕恰一直梦想着
能为家乡做些贡献
“许多热心人帮我走出了大山
从那时起我就下定决心
一定要努力学习
将来回馈家乡”
2022年6月23岁的她从昆明医科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毕业选择回到家乡成为一名医务人员余燕恰的毕业照
靠着扎实的专业知识余燕恰被怒江州人民医院录取如今的她是医院检验科最年轻的医务工作者样本化验、为患者采血……每天所要面对的工作非常繁杂尽管参加工作的时间不长但在同事眼中这位年轻的后辈已经能独当一面“成长路上我遇到了太多为我‘打灯’的人唯有不断努力才能回馈这些善意”如今当地用来过江的溜索已被桥梁取代一条条宽阔的马路修通一栋栋漂亮的楼房建起余燕恰说“在未来的日子里我想见证它更多的变化”加油,余燕恰!来源:新甘肃客户端转自:人民日报更多精彩资讯,请点击上方图片,下载中国教育报APP、中国教育报好老师APP吧